一、专业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
二、专业代码
090201
三、所属学科门类
农学(一级),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二级)
四、授予学位及修业年限
农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
五、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农业资源利用、环境监测、评价与规划、生态环境退化防治与修复的基本技能,具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信息化管理能力,面向农业、林业、环境、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学、环境学和地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核心理论,需要具备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管理能力,能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农业生产与农业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相关数学、化学、外语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2、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
3、掌握土壤农化分析、土壤调查、植物营养与土壤改良、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生态环境修复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4、能进行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调查与制图并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进行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的管理;
5、具有较强的科学素质、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能够分析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6、具有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六、主干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七、核心课程
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植物营养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护规划设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农业基础实习,第4学期,2周,地质地貌、植物、土壤、生态实习
2.农业技能实习,第5学期,1周,作物栽培、田间试验设计实习
3.农业环境实习,第6学期,1周,环境监测实习
4.生产实习,第7学期,6周,在生产单位进行实习
5.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辨,第8学期,5周,论文撰写及答辩
九、四年教育时间课程时数分期安排表及各类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四年时间分配表(周)
学 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计
| 备注
|
学 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
教 学
| 16
| 18
| 18
| 16
| 17
| 17
| 8
| 0
| 110
|
|
军事训练
| 2
|
|
|
|
|
|
|
| 2
| 假期进行
|
社会实践
| 1
| 1
| 1
| 1
| 1
| 1
|
|
| 6
| 假期进行
|
入学教育
| 0.5
|
|
|
|
|
|
|
| 0.5
|
|
野外实习
|
|
|
| 2
| 1
| 1
|
|
| 4
|
|
生产实习
|
|
|
|
|
|
| 6
|
| 6
|
|
职业技能培训
|
|
|
|
|
|
|
| 0.5
| 0.5
|
|
毕业论文及答辩
|
|
|
|
|
|
|
| 5
| 5
|
|
机 动
| 1.5
| 1
| 1
| 1
| 1.5
| 1
| 1
|
| 8
|
|
寒暑假
| 5
| 7
| 5
| 7
| 5
| 7
| 5
|
| 41
|
|
合 计
| 23
| 26
| 24
| 26
| 24.5
| 26
| 20
| 5.5
| 175
|
|
课程时数分期安排表
周学时数
课程类别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第七学期
| 第八学期
| 备注
|
公共课
| 15
| 12
| 7
| 6
| 2
| 3
| 0
| 0
|
|
专业基础课
| 8
| 12
| 15
| 13
| 3
| 0
| 0
| 0
|
|
专业选修课
| 0
| 0
| 0
| 0
| 4
| 4
| 4
| 0
|
|
技能课
| 0
| 0
| 0
| 0
| 8
| 13
| 6
| 0
|
|
实践课
| 3
| 1
| 1
| 3
| 2
| 2
| 6
| 5
|
|
素质课
| 0
| 1
| 1
| 2
| 2
| 0
| 0
| 0
| 不少于6门
|
周学时数
| 26
| 26
| 24
| 24
| 21
| 22
| 16
| 5
| 含实践课
|
考试门数
| 5
| 6
| 5
| 5
| 4
| 5
| 2
| 0
|
|
考查门数
| 4
| 4
| 4
| 4
| 5
| 2
| 2
| 0
|
|
各类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类别
| 公共课
| 专业课程
| 技能课
| 实践课
| 素质课
| 总计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选修课
|
| 理论
| 实验
| 理论
| 实验
| 理论
| 实验
| 理论
| 实验
| 理论
| 实验
|
学时数
| 552
| 186
| 706
| 212
| 216
| 0
| 361
| 125
| 324
| 108
| 0
| 2790
|
%
| 19.8
| 6.7
| 25.3
| 7.6
| 7.7
| 0.0
| 12.9
| 4.5
| 11.6
| 3.9
| 0.0
| 100
|
十、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总学时数为:279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数1943学时,折合108学分;实验< 实践>学时数847学时,折合50.5学分),共158.5学分。包含以下课程:
(一)公共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数分配
| 备 注
|
合计
| 讲授
|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54
| 54
|
| 3
|
|
|
|
|
|
|
| 文\外\教\历\艺\体第2学期,其他第1学期,思政专业自设。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5
| 108
| 54
| 54
|
| 3
|
|
|
|
|
|
| 文\外\教\历\艺\体第3学期,其他第2学期,思政专业自设。
|
3
| *形势政策(专题讲座)
| 1
| 18
| 18
|
|
| 1
|
|
|
|
|
|
| 3学时/次,6次,文\外\教\历\艺\体第3学期,其他第2学期
|
4
| *贵州省情(专题讲座)
| 1
| 18
| 18
|
|
|
| 1
|
|
|
|
|
| 3学时/次,6次,文\外\教\历\艺\体第4学期,其他第3学期
|
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6
| 36
|
|
|
|
|
| 2
|
|
|
| 文\外\教\历\艺\体第6学期,其他第5学期,历史专业自设。
|
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54
| 54
|
|
|
|
|
|
| 3
|
|
| 文\外\教\历\艺\体第5学期,其他第6学期,思政专业自设。
|
7
| 大学英语
| 16
| 288
| 288
|
| 4
| 4
| 4
| 4
|
|
|
|
| 考试,英语/对外汉语专业自设。
|
8
| 大学体育
| 4
| 144
| 48
| 96
| 2
| 2
| 2
| 2
|
|
|
|
| 1/3学期考查2/4学期考试,体育专业自设。
|
9
| 计算机基础
| 2
| 54
| 18
| 36
| 3
|
|
|
|
|
|
|
| 文\外\教\历\艺\体第2学期,其他第1学期,计算机、电子类专业不开设此课程。
|
10
| *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 2
| 40
| 40
|
|
|
|
|
|
|
|
|
| 10学时/年
|
11
| 军事理论
| 2
| 36
| 36
|
| 1
|
|
|
|
|
|
|
| 3学时/次,12次,第1学期
|
1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 2
| 32
| 32
|
|
| 2
|
|
|
|
|
|
| 文\外\教\历\艺\体第1学期,其他第2学期。4课时/讲座
|
13
| *大学人文与乡土教育
| 2
| 36
| 36
|
| 2
|
|
|
|
|
|
|
| 文\外\教\历\艺\体第2学期,其他第1学期。
|
小 计
| 44.5
| 738
| 552
| 186
| 15
| 12
| 7
| 6
| 2
| 3
| 0
| 0
| 公共课标记黄色底纹课程只计学分不计学时。
|
(二)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数分配
| 备 注
|
合计
| 讲授
|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14
| 高等数学
| 4
| 72
| 72
|
| 4
|
|
|
|
|
|
|
|
|
15
| *环境学概论
| 2
| 36
| 36
|
| 2
|
|
|
|
|
|
|
|
|
16
| *农学概论
| 2
| 36
| 36
|
| 2
|
|
|
|
|
|
|
|
|
17
| 地质与地貌学
| 2
| 36
| 28
| 8
|
| 2
|
|
|
|
|
|
|
|
18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4
| 72
| 54
| 18
|
| 4
|
|
|
|
|
|
|
|
19
| 有机化学
| 3
| 54
| 36
| 18
|
|
| 3
|
|
|
|
|
|
|
20
| 环境化学
| 2
| 36
| 36
|
|
|
|
| 2
|
|
|
|
|
|
21
| *农业气象学
| 3
| 54
| 46
| 8
|
|
| 3
|
|
|
|
|
|
|
22
| 土壤学
| 3
| 54
| 46
| 8
|
|
| 3
|
|
|
|
|
|
|
23
| 地图与测量学
| 3
| 54
| 36
| 18
|
| 3
|
|
|
|
|
|
|
|
24
| *植物学
| 3
| 54
| 36
| 18
|
| 3
|
|
|
|
|
|
|
|
25
| 植物营养学
| 3
| 54
| 36
| 18
|
|
|
|
| 3
|
|
|
|
|
26
| *土壤农化分析
| 3
| 54
| 8
| 46
|
|
| 3
|
|
|
|
|
|
|
27
| *植物生理学
| 3
| 54
| 40
| 14
|
|
|
| 3
|
|
|
|
|
|
28
| 土地资源学
| 3
| 54
| 54
|
|
|
|
| 3
|
|
|
|
|
|
29
| 遥感基础与应用
| 3
| 54
| 36
| 18
|
|
|
| 3
|
|
|
|
|
|
30
| 地理信息系统
| 3
| 54
| 42
| 12
|
|
| 3
|
|
|
|
|
|
|
31
| *环境生态学
| 2
| 36
| 28
| 8
|
|
|
| 2
|
|
|
|
|
|
小 计
| 51
| 918
| 706
| 212
| 8
| 12
| 15
| 13
| 3
| 0
| 0
| 0
|
|
2、专业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数分配
| 备 注
|
合计
| 讲授
|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32
| *专业英语
| 2
| 36
| 36
|
|
|
|
|
|
| 2
|
|
|
|
33
| *自然灾害学
| 2
| 36
| 36
|
|
|
|
|
|
| 2
|
|
|
|
34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 2
| 36
| 36
|
|
|
|
|
| 2
|
|
|
|
|
35
| *农田水利学
| 2
| 36
| 36
|
|
|
|
|
|
| 2
|
|
|
|
36
| *科技论文检索与写作
| 2
| 36
| 36
|
|
|
|
|
| 2
|
|
|
|
|
37
| *农药概论
| 2
| 36
| 36
|
|
|
|
|
| 2
|
|
|
|
|
38
| *农业经济管理
| 2
| 36
| 36
|
|
|
|
|
|
|
| 2
|
|
|
39
| *农业昆虫学
| 2
| 36
| 28
| 8
|
|
|
|
|
|
| 2
|
|
|
40
| *农业环境保护
| 2
| 36
| 32
| 4
|
|
|
|
|
|
| 2
|
|
|
41
| *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法
| 2
| 36
| 36
|
|
|
|
|
|
|
| 2
|
|
|
42
| *农业病理学
| 2
| 36
| 28
| 8
|
|
|
|
|
|
| 2
|
|
|
43
|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工作方法
| 2
| 36
| 36
|
|
|
|
|
|
|
| 2
|
|
|
小 计(任选其中6门)
| 12
| 216
| 216
|
|
|
|
|
| 4
| 4
| 4
|
|
|
(三)技能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数分配
| 备 注
|
合计
| 讲授
|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44
| 土地利用规划
| 3
| 54
| 36
| 18
|
|
|
|
| 3
|
|
|
|
|
45
| 环境监测
| 3
| 54
| 27
| 27
|
|
|
|
| 3
|
|
|
|
|
46
| *环境微生物学
| 2
| 36
| 28
| 8
|
|
|
|
| 2
|
|
|
|
|
47
| 环境影响评价
| 3
| 54
| 42
| 12
|
|
|
|
|
| 3
|
|
|
|
48
|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 4
| 72
| 48
| 24
|
|
|
|
|
| 4
|
|
|
|
49
| 作物栽培学
| 3
| 54
| 54
|
|
|
|
|
|
| 3
|
|
|
|
50
| 仪器分析与农副产品安检
| 3
| 54
| 36
| 18
|
|
|
|
|
|
| 3
|
|
|
51
| 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 3
| 54
| 44
| 10
|
|
|
|
|
|
| 3
|
|
|
52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3
| 54
| 46
| 8
|
|
|
|
|
| 3
|
|
|
|
小计
| 27
| 486
| 361
| 125
| 0
| 0
| 0
| 0
| 8
| 13
| 6
| 0
|
|
(四)实践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各学期教学周及学时数分配
| 备 注
|
合计
| 讲授
| 实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53
| 军事训练
| 2
| 2周
|
| 36
| 2
|
|
|
|
|
|
|
|
|
54
| 社会实践
| 6
| 6周
|
| 108
| 1
| 1
| 1
| 1
| 1
| 1
|
|
|
|
55
| 农业基础实习
| 1
| 2周
|
| 18
|
|
|
| 2
|
|
|
|
|
|
56
| 农业技能实习
| 0.5
| 1周
|
| 9
|
|
|
|
| 1
|
|
|
|
|
57
| 农业环境实习
| 0.5
| 1周
|
| 9
|
|
|
|
|
| 1
|
|
|
|
58
| 生产实习
| 3
| 6周
|
| 54
|
|
|
|
|
|
| 6
|
|
|
59
| 毕业论文及答辩
| 5
| 5周
|
| 90
|
|
|
|
|
|
|
| 5
|
|
小计
| 18
| 23周
|
| 324
| 3
| 1
| 1
| 3
| 2
| 2
| 6
| 5
| 实践课蓝色底纹课程按每周1学分,18学时折算;其余课程按每周0.5学分,9学时折算
|
(五)素质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备 注
|
60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阅读与写作、*演讲与口才、*成功励志经典选读
| 课程开出单位:马列部
|
61
| *应用文写作、*中华文明专题、*美育、*台港文学与文化、*古今美文鉴赏、*影视艺术专题选讲、*诗词写作与鉴赏、*《红楼梦》赏析、*国学经典导读
| 课程开出单位:文学院
|
62
| *人际交往心理与技巧、*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型教师技能训练、*心理健康维护
| 课程开出单位:教科院
|
63
| *《论语》选讲、*贵州文化专题、*日本文化专题、*经济发展与金融危机、*《资治通鉴》与企业文化、*中国“官”文化、*《周易》与中国文化
| 课程开出单位:历社院
|
64
| *知识产权法、*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理性与宣泄:中国网络参政的深层逻辑、*市场经济简论、*国际关系简论、*诉讼法、*经济学概论、*老子与中国文化、*传统法律实践与人文表达、*教育经济学、*影视鉴赏
| 课程开出单位:经政院
|
65
| *中西文化比较、*英语口语技巧、*英美文化专题、*日语入门
| 课程开出单位:外国语学院
|
66
| *贵州民间美术专题、*乐理常识、*音乐欣赏、*美术作品赏析
| 课程开出单位:艺术学院
|
67
| *多媒体课件制作、*摄影技能、*公司哲学与盈利模式、*简笔画、*创业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谈判艺术、*营销学基础
| 课程开出单位:职业技术学院
|
68
| *食品营养与健康、*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人与环境、*人类健康与遗传、*微生物与生活、*大学生性健康指导、*生活方式与健康、*植物的奥妙
| 课程开出单位:化生学院
|
69
| *贵州主要自然灾害、*消防常识、*常见矿山安全问题、*常见矿山环境问题、*小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实验设计、*贵州交通与贵州社会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公共关系学、*旅游交际礼仪、*贵州民族文化专题
| 课程开出单位:地旅学院
|
70
| *健身方法、*体育运动裁判员法则、*户外运动、*中国传统兵家智慧、*体育新闻、*奥林匹克、*体育欣赏
| 课程开出单位:体育学院
|
71
| *理科教育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科技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天文学知识、*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家用电器常识、*生活中的物理
| 课程开出单位:物电学院
|
72
| *多媒体课件制作、*图形图像处理、*趣味数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 课程开出单位:数计学院
|
73
| *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中学化学数字化实验、*中学物理数字化实验、*中学生物数字化实验、*小学科学实验研究、*生活中的物理实验、*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生活中的生物实验、*中学物理实验室管理、*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
| 课程开出单位: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所有课程教学时数均为18学时,由教务处在各学期提供开课课程名称,供全校学生自选,根据选择情况确定具体开课课程和教学班数,在四年学制内,选修科目不得少于6门,共计108学时,占6学分。二、三学期各1门,四、五学期各2门素质拓展课程
|
备注:1、有“*”者为考查科目;2、实践性教育占用的讲授学时数由调整周学时或晚上、周末加课补足;3、底纹为黄色课程以讲座形式开设,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开设。4、结合毕业生实际,在安排课程时,第八学期课程尽量往前安排。
十一、主要课程介绍
1.课程名称:土壤学
课程简介: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壤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土壤的发生和演变;土壤的分类和分布;土壤的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改良和保护等。其目的在于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消除土壤低产因素、防止土壤退化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课程目标: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学会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熟悉土壤的分布,具备土壤调查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土壤学》(第3版)黄昌勇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2.土壤农化分析
课程简介:土壤农化分析包括土壤分析、肥料分析、植物分析和农产品分析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教学中以土壤分析为主,主要包括土壤水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土壤酸碱度的分析。
课程目标:理解土壤农化分析的方法和原理,掌握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考核方式:考查
参考教材:《土壤农化分析》(第3版) 鲍士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课程名称:植物营养学
课程简介: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合理肥料的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课程目标:认识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能运用合理施肥及相关耕作措施创造良好营养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产品品质。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植物营养学》(第2版) 陆景陵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4.课程名称: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课程简介:阐述水土保持规划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特点、基本原理、形成与发展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包括水土保持区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制图、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分析与计算和流域综合治理评价等内容及GIS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掌握水土保持规划的基本原理,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调查、编制和制图的方法。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水土保持规划》 吴发启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
5.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
课程简介:是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它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响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课程目标:理解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与原理。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能应用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提出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保护措施。
考核方式:考查
参考教材:《环境生态学导论》(第2版) 盛连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是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学科,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专业基本概念和基础认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从而为其后续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3版) 黄杏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7.课程名称:环境监测
课程简介:研究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方法与技术的学科。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
课程目标:了解环境检测的各种指标,学会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环境检测数据的获取及测定方法。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环境监测》(第4版)奚旦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8.课程名称:环境影响评价
课程简介:讲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程序与技术方法的一门环境类专业的应用性学科。
课程目标: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程序,掌握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考核形式:考试
参考教材:《环境影响评价》(第1版)陆书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9.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课程简介:在介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农业试验中常用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内容包括成组和配对设计的对比试验结果显著性t试验: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及拉丁方设计的单因素试验和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再裂设计及含有假伪处理的裂区设计的多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及一元与多元性回归与相关及曲级回归分析。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试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根据具体事例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作出正确的统计分析。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第1版)金益,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10.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与管理
课程简介:环境规划研究通过对自身活动和环境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环境管理研究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宣传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通过全面规划和有效监督,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课程目标:掌握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熟悉环境规划的技术,认识环境管理的内容,能综合运用各种环境管理的手段与措施,有效规划人类活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环境规划与管理》(第1版)张承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11.课程名称:土地利用规划
课程简介:土地利用规划学是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的综合性学科,它是土地利用管制的依据。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础理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与实施等。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协调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能综合运用农学、生态学、地图学、现代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和理论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考核方式:考试
参考教材:《土地利用规划学》 王万茂 科学出版社 2013